作者简介
主编:方静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博士后,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研究方向:医学人类学。副主编:张军,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 法学硕士(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方向:卫生法、医学社会学、公共健康。孙薇薇,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哈佛大学医学院全球健康与社会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医学社会学、家庭社会学。
内容简介
《幸福守门人:中国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促进模式探索》以一项名为“农村老人心理危机干预”的项目为依托编撰而成。从2011年至今,该项目已经进行到第5期,总结出了一套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的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为便于普及和推广,编者将项目各阶段的成果和经验加以梳理和总结,集结出版。 何谓守门人呢?在精神健康促进和心理危机干预中,能够帮助他者克服或减缓精神病患困恼或心理危机的人们都可称为一般意义上的精神健康守门人。而严格意义上的精神健康守门人则是指以处理精神健康问题和心理或情绪危机为职业或责任或志愿工作内容一部分的人们,包括精神科大夫、心理咨询师、民政部门官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社区骨干。在基层社区,凡经过培训可以识别当地居民心理危机征兆、提供一定程度的心理疏导、协助转介治疗的社区骨干也在精神健康守门人之列,而且是精神健康守门人工作制度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精神健康直接涉及到个体幸福感并对幸福家庭的维系有着巨大影响,我们将精神健康守门人简称为“幸福守门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守门人及其责任构成一个金字塔。
目录
前言
第1章 形势分析(张仁烨、任杰慧、齐腾飞)
一 全球老龄化趋势
二 中国面临的老龄化挑战
三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对农村老年人的冲击
四 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
五 中国农村老年人情绪问题与心理健康的状况
第2章 守门人计划的构成(方静文)
一 守门人计划的来龙去脉
二 守门人计划的理论基础
三 守门人计划的组织结构
四 守门人计划的群众基础
五 守门人计划的活动形式
第3章 以调查研究为依托的社会干预(孙薇薇)
一 基线调查与项目评估工具
二 从基线调查结果看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健康状态
三 依据基线调查的干预对象分类
四 从评估结果看社会干预的可行性
五 调查员的培训和调查实施步骤
第4 章 多部门合作机制的建立(周生田 宋勇)
一 多部门合作的必要性
二 不同部门的责任与分工
三 肥城地区多部门合作案例总结
第5章 社区集体活动(谢佩利)
一 组织社区集体活动的必要
二 社区集体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三 绵阳地区社区集体活动案例总结
第 6章 家庭内部干预(周学军)
一 家庭干预的必要
二 家庭干预的形式
三 赤峰地区家庭干预案例总结
第7章 同伴互助(陈良 和丽琼 赵丽萍)
一 同伴互助的必要
二 同伴互助的形式
三 玉溪地区同伴互助的案例总结
第8章 利益相关人感言
一 受益者感言
二 守门人感言
三 村干部感言
四 地方项目负责人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