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币制与经济:中美比较研究(1870~1936)
  • 关税、币制与经济:中美比较研究(1870~1936)
关税、币制与经济:中美比较研究(1870~1936)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学界长期关注的学术问题。本书以规范和制约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税、币制和货币等经济要素为切入点,从中美比较的角度论证近代中国经济的动力和阻力问题。本书首先介绍中国近代的关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对中美的币制与经济的关系进行对比,考证中国近代的白银情况及与美国的对比,对中美1929~1935年的通货供给结构性差异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经济危机悖论现象进行解析。
作者:蒋清宏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报社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定 价:¥40.00 优惠价:¥ 28.00
默认:
  • 商品详情
  • 商品评价(0)
  • 版  次:1 内文页码:244 千 字 数 :240000
    印刷时间:2014-12-31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字  数:240000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032254
    所属分类: > 图书馆 > 人文社科类 > 政经、外交

    作者简介


    蒋清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博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挪威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访问学者。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江海学刊》《人文杂志》等学术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译著一部。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学界长期关注的学术问题。本书以规范和制约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税、币制和货币等经济要素为切入点,从中美比较的角度论证近代中国经济的动力和阻力问题。本书首先介绍中国近代的关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对中美的币制与经济的关系进行对比,考证中国近代的白银情况及与美国的对比,对中美1929~1935年的通货供给结构性差异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经济危机悖论现象进行解析。

    目录


    导论 一、中国经济史学的方法论问题 二、近代中国宏观经济史学述评 三、近代中国货币问题研究 四、近代中国金融制度研究 第一章关税与经济 一、近代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 二、中国海关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三、 中国近代海关内部管理机制 四、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 五、海关行政力量的加强 六、自主关税税则的实施 七、关税政策的宏观经济效果 第二章币制与经济:中美比较研究 一、美国币制的历史演变 二、金本位制与美国国内银价调整 三、美国确立世界金融地位 四、美国白银政策与中国银本位终结 第三章近代中国白银通货存量考论 一、罗斯基货币供给序列存量的认定与修正 二、耿爱德白银通货存量考论 三、中国白银与美国黄金存量价值比较 第四章近代中美白银购买力比较 一、白银购买力理论 二、汇率技术分析 三、中美货币化水平比较 四、中美货币流通速度比较 第五章1929~1935年中美通货供给结构性差异 一、通货存量的影响因素 二、货币需求概念和理论 三、农产品购买力长期低下导致中国农民货币需求不足 四、金融资本财政化和财政资本军事化、债务化 五、中美“银行存款—通货比率”结构性差异 六、经济危机期间中国高能货币增加基本原因分析 七、中资银行存款增加基本原因分析 第六章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危机悖论现象论析 一、实体经济“并不太坏”现象 二、银行存款增加是“社会财富增加”吗 三、“贸易入超减少”是经济良好表现 四、埠际贸易增加还是萎缩 附表 参考文献

    详情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