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怨如慕
  • 如怨如慕
如怨如慕   本书是过去出书的延续。过去的两本曲艺评论杂文集《余音袅袅》(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和《不绝如缕》(文联出版社,2014),意思是虽然老了,还想发声,而且一直坚持。这次书名《如怨如慕》,意思是有追求但也有不满、批评。《如怨如慕》三个板块的简介:(一)忆成长叙晚景意思是少年与老年两头的真实面貌——两头真(二)惑中悟风中行意为概括自己40余年在军队从事文化工作的经历。(三)务三立置三评这一块是2011年后的几篇有关曲艺的文章,同过去的两本书同一个主题,即新世纪的鼓曲探求。所谓“三立”,即做了有建设性的三件事,已公开发表或编书;所谓三评,即对基层文化馆、曲艺书刊、曲艺票友的三篇评论。
作者:伊增埙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报社   出版时间:2017年01月
定 价:¥49.00 优惠价:¥ 34.30
默认:
  • 商品详情
  • 商品评价(0)
  • 版  次:1 内文页码:260 千 字 数 :248000
    印刷时间:2017-01-05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字  数:248000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045759
    所属分类: > 图书馆 > 人文社科类 > 文化、艺术

    作者简介


    伊增埙,1931年出生于北京,满族。1947年参加革命。在人民解放军从事过文艺团队、文化行政、文艺评论等工作,以及军事百科全书某学科的编审工作。晚年出于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发展鼓曲艺术、关注群众文化需求的热情和责任感,不惮烦难,编著《古调今谭》一书,于2004年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过去出书的延续。过去的两本曲艺评论杂文集《余音袅袅》(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和《不绝如缕》(文联出版社,2014),意思是虽然老了,还想发声,而且一直坚持。这次书名《如怨如慕》,意思是有追求但也有不满、批评。《如怨如慕》三个板块的简介:(一)忆成长叙晚景意思是少年与老年两头的真实面貌——两头真(二)惑中悟风中行意为概括自己40余年在军队从事文化工作的经历。(三)务三立置三评这一块是2011年后的几篇有关曲艺的文章,同过去的两本书同一个主题,即新世纪的鼓曲探求。所谓“三立”,即做了有建设性的三件事,已公开发表或编书;所谓三评,即对基层文化馆、曲艺书刊、曲艺票友的三篇评论。

    目录


    自序 (一)夙初兴 夜不寐 1 我从这里走来(1998) ① 先祖、坟茔与老家 ② 永远难忘胡同风情 ③ 传统与时尚的融合 ④ 房产、生计与交往 ⑤ 儿女长大迭起风波 ⑥ 革命潮流中失控的家 2 光景宛如昨(2013-2014) ① 小 序 ② 旧 梦 ③ 萌 动 ④ 阳 光 ⑤ 反 刍 ⑥ 异 域 ⑦ 潮涨汐落(后记) 3 同窗吟咏 (1994-1997) ① 白云悠悠 鸽哨阵阵 ② 迎新絮语 ③ 秦皇岛之旅 ④ 密云纪行 4 敬惜字纸 (1994-2001) ① 伊性探源辨 ② 读书与走路 ③ 温故知新 ④ 名可名 非常名 ⑤ 发昏选录 ⑥ 为外孙拟名七方案 ⑦ 伊荣学龄文集编辑说明 伊荣家书日记序 ⑧ 示 儿 附 持家守则 ⑨ 平民情怀 ⑩ 舟山行 ? 老有所乐的歌咏大会 (二)惑与悟 风中行 1 文艺兵和“铁路线”(2011-2012) 2 求仁得仁乎 —— 一桩文革旧案的寻踪和思考(2015) 引子 说不清被拘禁的原因 海队的旗帜与韩笑的追求 编制会议与“写剧本”的背后 “同志呀,多么严重呀!” 韩笑个案的联想 尾声 3 那时的严酷与温情——忆1973年进京的业余演出队(2013) 4 魂牵梦随的心结——答友人(反倾向、文化市场、权力与艺术)(2012-2013) 5 元帅锦言的书丹设计说明(2011) (三) 强弩末 意未尽 1 不为纪念 只为前进的《且行且珍惜》 (2014) ①编者的话 ②目录 ③编后记 附 与“北票联”负责人的通信、谈话(2012-2015) 2 厚今续古 力振新风(2013-2015) ——回顾两年来致力的鼓曲曲目创新 ① 《新风鼓曲选集》的由来 ② “鼓词新风”事功过急的挫折 ③ 《新风鼓曲选集》第二集(时调再萌)附 前言 目录 三篇鼓词 ④ 《新风鼓曲选集》第三集(抗战题材)附 前言 后记 目录 ⑤ 《新风鼓曲选集》第四集(新编历史题材)附 前言后记(摘录) 目录及评介 ⑥ 屡挫屡战的感喟 3 作嫁公益的期望 ——就《蕉雪堂曲文集》的正式出版提一点建议(2015) 4 传播优秀传统作品的几个问题 ——与《曲艺》杂志“四时赋”专栏探讨(2014-2015) 5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 群众文化权益求索纪实(2014-2015) ① “销声匿迹”与“重现” ② “一直坚持”的水份 ③ “非遗”工作的提前量 ④ “经三年努力”而速成的岔曲集 ⑤ “被参考”“被借鉴”“被引用” ⑥ “利国利民”与“极具价值” ⑦ 岔曲的希望与“北票联”的“躺枪” ⑧ 纠错之难 难于上青天 ⑨ 上升到国家级文献的层面(存目) ⑩ 我的认识、状态和心得 后记

    详情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