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学而教: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 为学而教: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为学而教: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本书主要依托“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项目”、基于课改十年探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进行理论与实践思考和重构。研究方式上采用“理论-实践-策略”的思考模式展开并构建。即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理论框架和思考,在此框架下对北京市实践进行现状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抽取有探索经验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理论指导下提炼操作策略。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上篇是对教学设计系统进行研究。对教学设计系统中的目标、结构等诸要素进行了深化研究,提出了可操作策略。下篇是对教学管理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方面,对教学设计整体框架进行了理论建构;对教学目标、结构等在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尝试进行了应用性理论的构建。在实践方面,对课改后学校实践变革进行了深入细致调研分析,把握了教学和教学管理现状、经验与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进行可操作性的策略提炼,对一线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作者:赵艳平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报社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定 价:¥62.00 优惠价:¥ 43.40
默认:
  • 商品详情
  • 商品评价(0)
  • 版  次:1 内文页码:400 千 字 数 :370000
    印刷时间:2015-09-17 开  本:16开 装  帧:平装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字  数:370000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513038225

    作者简介


    赵艳平,副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发展研究室。主要进行学校发展、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参与“后现代视野下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项目”、“国家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等多项国家、省规划课题和项目;独立承担了“班级弱势群体生成机制的个案研究”“课堂教学与教学管理研究”等专题。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依托“课程改革样本校建设项目”、基于课改十年探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和教学管理进行理论与实践思考和重构。研究方式上采用“理论-实践-策略”的思考模式展开并构建。即在梳理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理论框架和思考,在此框架下对北京市实践进行现状调研,在调研基础上抽取有探索经验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理论指导下提炼操作策略。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上篇是对教学设计系统进行研究。对教学设计系统中的目标、结构等诸要素进行了深化研究,提出了可操作策略。下篇是对教学管理进行了研究。在理论方面,对教学设计整体框架进行了理论建构;对教学目标、结构等在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尝试进行了应用性理论的构建。在实践方面,对课改后学校实践变革进行了深入细致调研分析,把握了教学和教学管理现状、经验与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上进行可操作性的策略提炼,对一线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目录


    目 录 上篇 问题与思考 第一章 学生现状:一个班级样本   第一节 回到原点来思考问题   第二节 做接受知识的“好孩子”   第三节 做遵守规范的“好孩子” 第二章 原因分析:制度价值使然   第一节 单向度教育制度反思   第二节 教育人本位价值取向   第三节 后现代思潮全景审思 第三章 追根溯源:不同视角审视   第一节 类本位下的主体间性   第二节 教育人学的真谛意蕴   第三节 交往理论的教育启示 第四章 改革实践:课程领域切入   第一节 多元灵活的课程典范   第二节 因地制宜中追随改革   第三节 京沪课改政策的比较 中篇 教学设计思考 第五章 课堂教学:立足现实建构   第一节 课堂教学现状的进展   第二节 教学中典型问题解读   第三节 教学设计梳理与建构 第六章 任务分析:基于学生需求   第一节 教师学生观观念审视   第二节 影响动机的教学因素   第三节 学生分析内容与方法 第七章 目标设计:确立三维一体   第一节 目标维度及表述演变   第二节 目标落实现状及原因   第三节 三维一体实践与策略 第八章 结构设计:顺应认知规律   第一节 教学结构及分析工具   第二节 课改后的结构及功能   第三节 一所学校的三次变革   第四节 不同类型学校的比较 第九章 问题情境:抓住思维节点   第一节 情境设计的理论梳理   第二节 30节课看问题情境   第三节 有效情境特征与问题 第十章 预设生成:引领学生资源   第一节 探究教学方式的生成   第二节 情境三次设计中生成   第三节 预设—生成有效互动 下篇 教学管理思考 第十一章 教学管理:基于现状思考   第一节 教学管理理论梳理   第二节 教学管理的新动力   第三节 教学管理系统重建 第十二章 质量管理:尊重内在规律   第一节 备课管理减负增效   第二节 听评课文化的再造   第三节 校本教研运作机制 第十三章 组织制度:打造专业系统   第一节 研修结构生态模式   第二节 教学管理制度重构   第三节 教学管理过程优化 第十四章 教学研究:提升内在动力   第一节 透过论文看现状趋势   第二节 教学研究实效追问   第三节 U-S有效互动思考 参考文献 后  记

    详情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