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经典案例 > 新闻动态

“两高”报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显成效

发布者:admin

2019/6/16 17:33:07 播放数:4965 次

   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分别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两高”报告数据显示,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得到加强。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人民法院依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8.8万件,同比上升41.8%,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主要审理专利等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统一裁判标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强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19个知识产权法庭建设,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表示,2018年,全国检查系统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挂牌督办32起重大典型案件,起诉侵犯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犯罪8325人,同比上升16.3%。2019年,全国检察工作将从严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非法集资、虚开发票骗税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本报综合消息)

 

“两高”报告中的知识产权要点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摘编)


  2018年主要工作


  二、依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严惩涉网络犯罪。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利用网络窃取商业秘密、网络传销等犯罪,审结相关案件8907件。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法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8.8万件,同比上升41.8%,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设立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主要审理专利等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上诉案件,统一裁判标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强北京、上海、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和19个知识产权法庭建设,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依法审理迪奥尔公司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等案件,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


  2019年工作安排


  二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聚焦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心,立足审判职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坚决捍卫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国家政治安全。严惩黑恶势力犯罪,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依法惩治职务犯罪,严惩群众身边腐败犯罪。依法审理涉及金融、脱贫攻坚、环境资源等案件,服务三大攻坚战。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涉港澳台、涉侨案件审判,积极办理司法协助互助案件。加强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健全“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摘编)


  2018年工作回顾


  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挂牌督办32起重大典型案件,起诉侵犯、商标、商业秘密等犯罪8325人,同比上升16.3%。


  2019年工作安排


  第一,把握“稳进”这个大局,依法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立足检察职能精准服务。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依法有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和“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功夫。坚决惩治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依法惩治“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涉枪涉爆、黄赌毒和传销等犯罪。更精准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对金融、扶贫、环保等领域犯罪打击力度。从严惩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伪劣商品、非法集资、虚开发票骗税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让法治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加强产权依法平等保护,健全源头预防涉企错案机制,让企业家以持久安全、可靠预期放手经营发展。(摘编自新华网文字实录)

 

  文章来源: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推荐新闻

Recommended News